信息公开
根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对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审核通过后的评价项目在公司网站公开评价报告信息,公开信息如下:
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1)建设单位名称:杭州逸宸化纤有限公司
(2)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民围村
(3)项目联系人:孙天祥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1)项目名称:杭州逸宸化纤有限公司年产29.4万吨差别化锦纶6切片及3.5万吨锦纶6纺丝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
(2)项目简介:年产29.4万吨差别化锦纶6切片及3.5万吨锦纶6纺丝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
三、现场调查、检测/采样人员及建设单位陪同人
类别 |
姓名 |
时间 |
建设单位陪同人 |
现场调查人员、检测/采样人员 |
汪洋平 |
2019年12月3日 |
孙天祥 |
四、类比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表3-3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结果
受检编号:003301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494 |
出厂活度 |
1.85×109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5-R-3.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距上层平面上方30cm处 |
0.33 |
|
2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距上层平面上方30cm处 |
0.26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
|||
图1 聚合车间(5-R-3.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49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02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484 |
出厂活度 |
1.85×109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5-R-2.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5cm处 |
4.33 |
|
2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58 |
|
3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5cm处 |
0.39 |
|
4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18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2 聚合车间(5-R-2.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48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03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434 |
出厂活度 |
3.70×109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4-R-3.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距上层平面上方30cm处 |
0.32 |
|
2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距上层平面上方30cm处 |
0.23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
|||
图3 聚合车间(4-R-3.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43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04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394 |
出厂活度 |
3.70×109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4-R-2.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5cm处 |
2.18 |
|
2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39 |
|
3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26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4 聚合车间(4-R-2.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39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05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404 |
出厂活度 |
3.70×109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3-R-3.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5cm处 |
2.39 |
|
2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50 |
|
3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27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5 聚合车间(3-R-3.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40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06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444 |
出厂活度 |
3.70×109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3-R-2.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5cm处 |
1.44 |
|
2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31 |
|
3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24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6 聚合车间(3-R-2.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44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07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454 |
出厂活度 |
3.70×109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2-R-3.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5cm处 |
2.96 |
|
2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66 |
|
3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27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7 聚合车间(2-R-3.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45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08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414 |
出厂活度 |
3.70×109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2-R-2.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5cm处 |
2.10 |
|
2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24 |
|
3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41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8 聚合车间(2-R-2.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41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09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424 |
出厂活度 |
3.70×109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1-R-3.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24 |
|
2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19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9 聚合车间(1-R-3.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42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10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384 |
出厂活度 |
3.70×109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1-R-2.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5cm处 |
1.68 |
|
2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22 |
|
3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24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10 聚合车间(1-R-2.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38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11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464 |
出厂活度 |
1.10×1010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R-1.1.2)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距源容器外表面1m区域内 |
0.48 |
|
2 |
距接收器外表面1m区域内 |
0.18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11 聚合车间(R-1.1.2)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46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12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IV) |
放射源编码 |
RU15CS000474 |
出厂活度 |
1.10×1010Bq |
出厂日期 |
2015.04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R-1.1.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距源容器外表面1m区域内 |
0.62 |
|
2 |
距接收器外表面1m区域内 |
0.26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12 聚合车间(R-1.1.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RU15CS000474)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13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V) |
放射源编码 |
0119CS001135 |
出厂活度 |
7.40×108Bq |
出厂日期 |
2019.05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6-R-1201)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5cm处 |
0.48 |
|
2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19 |
|
3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100cm处 |
0.24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4.上述各检测点位置为检测设备可到达的距含密封源仪表外表面5cm/100cm处位置。 |
|||
图13 聚合车间(6-R-1201)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0119CS001135)工作场所平面图 |
|||
受检编号:003314 |
|||
设备名称 |
含密封源料位计 |
核素名称 |
137Cs(V) |
放射源编码 |
0119CS001145 |
出厂活度 |
7.40×108Bq |
出厂日期 |
2019.05 |
检测条件 |
正常开启 |
工作场所 |
聚合车间(6-R-1202) |
检测日期 |
2020.04.03 |
序号 |
检测点位置 |
γ射线剂量率 检测结果 (μSv/h) |
|
1 |
源容器外表面上方距上层平面上方30cm处 |
0.43 |
|
2 |
接收器外表面上方距上层平面上方30cm处 |
0.22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 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3.在含密封源料位计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
|||
图14 聚合车间(6-R-1202)含密封源料位计(放射源编码:0119CS001145)工作场所平面图 |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1、评价结论:
本项目正常运营时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的分类为C2812,属于化学纤维制造业中的人造纤维(纤维素纤维)制造业。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中相关规定,结合本报告对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程度、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现场检测结果,本项目定性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2、建议
建议建设单位为本项目的放射工作人员增配个人剂量仪(含报警功能),监督其在对含密封源料位计工作场所进行巡检过程中正确佩戴使用,并且落实好仪器的定期检定/校准事宜以及日常检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能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