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根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对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审核通过后的评价项目在公司网站公开评价报告信息,公开信息如下:
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1)建设单位名称:浙江红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现状评价
(2)地理位置:浙江省兰溪市灵洞上郭村
(3)项目联系人:张伟杰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1)项目名称:浙江红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现状评价
(2)项目简介: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现状评价
三、现场调查、检测/采样人员及建设单位陪同人
类别 |
姓名 |
时间 |
建设单位陪同人 |
现场调查人员 |
汪洋平 |
2020年5月22日、 2020年5月22日 |
张伟杰 |
检测/采样人员 |
汪洋平 |
|
四、类比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表5-5 放射防护检测结果
受检编号:000101 |
|||||||||
设备名称 |
X射线荧光分析仪 |
设备型号 |
Netherlands |
||||||
生产厂商 |
Malvern Panalytical |
额定容量 |
50kV |
||||||
场所名称 |
荧光室 |
出厂编号 |
/ |
||||||
检测条件 |
30kV、80mA |
检测日期 |
2020.05.22 |
||||||
检测点编号 |
检测点位置 |
X射线剂量率检测结果 (μSv/h) |
|||||||
1 |
距设备外表面5cm(东侧) |
<0.16 |
|||||||
2 |
距设备外表面5cm(南侧) |
0.16 |
|||||||
3 |
距设备外表面5cm(西侧) |
0.17 |
|||||||
4 |
距设备外表面5cm(北侧) |
0.20 |
|||||||
5 |
距设备外表面5cm(上侧) |
0.16 |
|||||||
6 |
工作人员操作位 |
<0.16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
|||||||||
受检编号:000102 |
|||||||||
设备名称 |
X射线荧光分析仪 |
设备型号 |
ARL PERFORMX |
||||||
生产厂商 |
赛默飞世尔科技 |
额定容量 |
60kV |
||||||
场所名称 |
荧光室 |
出厂编号 |
/ |
||||||
检测条件 |
60kV、1mA |
检测日期 |
2020.05.22 |
||||||
检测点编号 |
检测点位置 |
X射线剂量率检测结果 (μSv/h) |
|||||||
1 |
距设备外表面5cm(东侧) |
0.21 |
|||||||
2 |
距设备外表面5cm(南侧) |
<0.16 |
|||||||
3 |
距设备外表面5cm(西侧) |
0.19 |
|||||||
4 |
距设备外表面5cm(北侧) |
0.23 |
|||||||
5 |
距设备外表面5cm(上侧) |
0.19 |
|||||||
6 |
工作人员操作位 |
<0.16 |
|||||||
附注:1.本底值<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 |
|||||||||
受检编号:000103 |
|||||||||
设备名称 |
中子在线分析仪 |
生产厂家 |
赛默飞世尔科技 |
||||||
工作场所 |
三线调配库底 |
检测日期 |
2020.05.22、2020.05.27 |
||||||
放射源种类 |
放射源序列号 |
放射源类别 |
出厂活度 |
出厂日期 |
|||||
252Cf |
RU17CF001684 |
IV类 |
6.0×108Bq |
2017.11.09 |
|||||
252Cf |
US09CF000664 |
IV类 |
6.3×108Bq |
2009年 |
|||||
252Cf |
US09CF000674 |
IV类 |
6.3×108Bq |
2009年 |
|||||
252Cf |
US12CF000784 |
IV类 |
5.8×108Bq |
2012年 |
|||||
252Cf |
RU12CF000674 |
IV类 |
3.0×108Bq |
2012年 |
|||||
252Cf |
RU12CF000684 |
IV类 |
3.0×108Bq |
2012年 |
|||||
检测点编号 |
检测点位置 |
中子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μSv/h) |
γ射线剂量率检测结果 (μSv/h) |
中子剂量当量率及γ射线剂量率检测结果之和 (μSv/h) |
|||||
1 |
距设备外表面东侧5cm |
1.94 |
4.70 |
6.64 |
|||||
2 |
距设备外表面东侧100cm |
1.09 |
1.14 |
2.23 |
|||||
3 |
距设备外表面南侧5cm |
1.28 |
4.62 |
5.90 |
|||||
4 |
距设备外表面南侧100cm |
0.84 |
1.34 |
2.18 |
|||||
5 |
距设备外表面西侧5cm |
0.96 |
4.72 |
5.68 |
|||||
6 |
距设备外表面西侧100cm |
0.84 |
1.14 |
1.98 |
|||||
7 |
距设备外表面北侧5cm |
1.25 |
3.63 |
4.88 |
|||||
8 |
距设备外表面北侧100cm |
0.76 |
0.99 |
1.75 |
|||||
附注:1.中子剂量当量率本底值0.00μSv/h,γ射线剂量率<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3.距中子在线分析仪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
|||||||||
受检编号:000104 |
|||||||||
设备名称 |
中子在线分析仪 |
生产厂家 |
赛默飞世尔科技 |
||||||
工作场所 |
一线生料磨房三楼平台 |
检测日期 |
2020.05.22、2020.05.27 |
||||||
放射源种类 |
放射源序列号 |
放射源类别 |
出厂活度 |
出厂日期 |
|||||
252Cf |
US18CF000874 |
IV类 |
6.3×108Bq |
2018.04.18 |
|||||
252Cf |
US18CF000884 |
IV类 |
6.3×108Bq |
2018.04.18 |
|||||
检测点编号 |
检测点位置 |
中子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μSv/h) |
γ射线剂量率检测结果(μSv/h) |
中子剂量当量率及γ射线剂量率检测结果之和 (μSv/h) |
|||||
1 |
距设备外表面东侧5cm |
0.69 |
3.53 |
4.22 |
|||||
2 |
距设备外表面东侧100cm |
0.45 |
1.15 |
1.60 |
|||||
3 |
距设备外表面南侧5cm |
0.47 |
1.13 |
1.60 |
|||||
4 |
距设备外表面南侧100cm |
0.44 |
0.79 |
1.23 |
|||||
5 |
距设备外表面西侧5cm |
0.45 |
2.90 |
3.35 |
|||||
6 |
距设备外表面西侧100cm |
0.41 |
0.84 |
1.25 |
|||||
7 |
距设备外表面北侧5cm |
0.51 |
2.41 |
2.92 |
|||||
8 |
距设备外表面北侧100cm |
0.43 |
1.08 |
1.51 |
|||||
附注:1.中子剂量当量率本底值0.00μSv/h,γ射线剂量率<0.16μSv/h,上表所列检测值均未扣除本底值;2.上述所有检测结果已经过修正因子修正;3.距中子在线分析仪外表面1m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1、评价结论: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7),该用人单位属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分类,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合放射部分实际使用情况,按《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分类,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单位。
2、建议
(1)针对储源室增设醒目的电离辐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2)建议为放射工作人员增配个人计量报警仪、便携式辐射检测仪,并落实内部监测计划,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检定。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4)进一步贯彻《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的各项措施,持续有效地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5)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要求,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纳入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所需检测费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予以保障;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定期检测报告经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审阅签字后归档,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档案,并纳入职业卫生档案体系。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要求,企业应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范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需要复查的人员应及时安排复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疑似职业病人,及时做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对职业禁忌证、职业病患者,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后续治疗和安置;规范职业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